台灣高山茶因為得天獨厚的山頭氣韻與多元茶湯風味,享譽全球。在這豐富的茶湯風味中,又以春茶和冬茶最為大家喜愛。雖然同樣是高山同地同株產出,卻因生長季節的不同,在口感、香氣甚至是韻味上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
了解春茶與冬茶的風味變化,不單單能提升喝茶的樂趣,更能深入體會了解大自然對茶葉的巧妙雕琢。
內文目錄索引
Toggle什麼是春茶與冬茶?
一般我們常看到和聽到的春茶和冬茶,主要是指茶樹在春、冬兩季萌發並採摘的茶葉。
春茶 (Spring Tea) : 經過漫長的冬季,茶樹所萌發的第一批嫩芽。
- 採摘時間: 通常在每年的清明節(約4月初)至立夏(約5月初)期間採摘。這是經過漫長冬季休養後,茶樹萌發的第一批嫩芽。
- 生長環境: 春季氣溫逐漸回暖,但仍帶有冬季的低溫蓄積,加上梅雨季帶來的豐沛雨水,有利於茶樹緩慢生長,累積豐富的有益物質。
- 代表產區: 台灣各地高山茶區,如阿里山、梨山、杉林溪、大禹嶺等,都有品質優異的春茶產出。
冬茶 (Winter Tea) : 茶樹在一年當中,於低溫環境下的最後一次萌芽
- 採摘時間: 大約在每年的霜降(約10月下旬)至立冬(約11月初)期間採摘。這是茶樹在一年中,於低溫環境下最後一次萌芽。
- 生長環境: 冬季氣溫較低,日夜溫差大,茶樹生長緩慢,有些地區甚至會出現結霜的現象。寒冷的氣候使得茶葉累積更多氨基酸和果膠質。
- 代表產區: 與春茶類似,高海拔的茶區因其特殊的微氣候,更容易孕育出高品質的冬茶。
不同季節高山茶的風味變化
春茶與冬茶的風味差異,主要是因為生長季節的氣候特徵對茶葉內含物質的影響。下面我們從幾個面向跟大家分享:
- 香氣 (Aroma)
- 春茶:
- 清揚高雅: 春茶的香氣通常較為清揚、奔放,帶有鮮明的花香或蔬菜清香。例如,許多高山春茶會展現出蘭花香、梔子花香、野薑花香,或是帶有清新的豆香、海苔香。
- 穿透力強: 香氣的穿透力較強,泡開後茶湯上方凝聚的香氣尤為明顯,聞之令人心曠神怡。
- 持久性佳: 優質春茶的香氣能夠在沖泡多次後,依然維持其鮮活度。
- 冬茶:
- 內斂沉穩: 冬茶的香氣則更顯內斂、沉穩,通常帶有更深邃的果香、蜜香或糖香。例如,熟果香、甘蔗甜香、奶油香等。
- 細緻幽雅: 香氣的表現上更為細緻,需要細心品味才能感受豐富的層次感。
- 喉韻香: 冬茶的香氣往往與其「喉韻」緊密結合,入喉後從喉嚨深處散發出來的香氣,更具穿透力與持久性。
- 口感 (Taste & Mouthfeel)
- 春茶:
- 鮮爽甘醇: 口感表現為鮮爽、甘醇,茶湯入口帶有活力感。
- 豐富度高: 茶湯的豐富度較高,層次感明顯,有時會帶有微微的澀感(若製茶得當,應轉化為化開的甘甜)。
- 回甘快速: 回甘生津的速度通常較快,且持續時間較長,能明顯感受到唾液分泌。
- 滑順度: 茶湯在口中的滑順感不錯。
- 冬茶:
- 醇厚溫潤: 口感表現為醇厚、溫潤。
- 膠質感: 茶湯常帶有獨特的膠質感,喝起來有種「厚實」、「黏稠」的感覺,像是喝了濃郁的湯品。這是由於茶葉在低溫下積累了更多的果膠質。
- 喉韻深厚: 喉韻特別深厚,茶湯入喉後,甘甜與香氣緩緩從喉嚨深處湧現,帶來強烈的滿足感。
- 耐泡度: 相較於春茶,冬茶通常更為耐泡,滋味持久。
- 茶湯顏色 (Liquor Color)
- 春茶:金黃翠綠 – 春茶的茶湯顏色通常呈現較為明亮的金黃色或帶點翠綠色調,清澈透亮。
- 冬茶:琥珀蜜黃 – 冬茶的茶湯顏色則更偏向琥珀色或蜜黃色,同樣清澈,但色澤上更顯沉穩。
- 茶葉底 (Brewed Leaves)
- 春茶:
- 肥厚有彈性: 沖泡後的茶葉底通常較為肥厚、柔軟且富有彈性,葉片舒展完整。
- 色澤鮮活: 茶葉底顏色呈現鮮綠色或黃綠色,光澤感佳。
- 冬茶:
- 柔軟細嫩: 冬茶的茶葉底則較為柔軟細嫩,葉片可能比春茶略小一些。
- 色澤暗沉: 茶葉底顏色通常會比春茶稍微暗沉一些,但仍保持其活性。
不同的口感與氣味的關鍵因素
春茶與冬茶風味的形成,主要歸因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溫度 (Temperature):
- 春茶: 生長初期溫度較低,後期逐漸升高。較低的溫度有利於茶葉緩慢累積茶多酚、兒茶素、咖啡鹼等苦澀物質,同時也積累了胺基酸。
- 冬茶: 生長全程溫度較低,甚至有結霜情況。低溫環境極大地抑制了茶多酚的氧化,使得茶葉中的胺基酸、果膠質等甜味、醇厚物質得以大量積累。
- 日照 (Sunlight):
- 春茶: 春季日照時間逐漸增長,光照強度適中。充足的日照有利於茶葉進行光合作用,形成豐富的內含物質。
- 冬茶: 冬季日照時間較短,光照強度相對較弱。較弱的陽光照射使得茶葉生長緩慢,但有助於茶葉保留更多芳香物質。
- 濕度 (Humidity) 與降水 (Precipitation):
- 春茶: 春季通常伴隨梅雨季,濕度較高,降水豐沛。充足的水分供應有利於茶葉生長,並使其口感更為鮮活。
- 冬茶: 冬季通常較為乾燥,降水稀少。乾燥的環境使得茶葉生長更為緩慢,內含物質更為濃縮。
- 蟲害影響 (Pest Infestation):
- 春茶: 春季氣溫回升,蟲害開始活躍,但通常尚不明顯。
- 冬茶: 冬季氣溫低,蟲害幾乎停止活動。這使得冬茶的生長環境相對無蟲害侵擾,茶葉品質更為純淨。
飲用與選擇建議
了解春茶與冬茶的風味特性後,在品飲與選擇上,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
- 喜歡清香、鮮爽、高揚感: 可能會更偏愛春茶。春茶適合在天氣較熱、需要提神時飲用,其清新的風味能帶來愉悅的感受。
- 喜歡醇厚、溫潤、喉韻深: 可能會更偏愛冬茶。冬茶適合在天氣較冷時飲用,其溫暖的口感和深厚的喉韻能帶來舒適與滿足感。
- 收藏價值: 由於冬茶的產量相對較少,且風味獨特,有些茶友會認為冬茶更具收藏價值。
總之,春茶與冬茶各具魅力,它們是高山茶在不同季節下呈現出的精華。無論是春茶的清新高雅,還是冬茶的醇厚溫潤,都值得茶友們細細品味。下一次喝茶時,不妨仔細感受這兩種季節茶葉帶來的獨特並體驗自然四季與茶葉融合的絕佳風味。